日子,总是要过的。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,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“除了这首,我记得还有一首另外的诗,”

男人坐在花厅的椅子上,看着女人穿着青衫和围裙在忙碌,糯米粉在她手里揉捏,变幻着形状。

他手边的茶杯里烟气腾腾,杯里水窝旋转,是青绿透亮的好水色。

女人放下了面团,往盆里加着绿色的蔬菜汁,还在笑,“是哪首诗来着?我想想——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,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株杨柳属流莺。”

男人嗯了一声,端起茶杯吹了吹,又垂眸抿了一口茶。

入口甘甜,回味清香,这是今年新到的明年龙井。

昨日出差归来,这茶也送了来。

今天天气也好了起来,正好快到清明——

他放下了茶杯。

母亲一大早来了电话,说今年不回了,让他自便。

父亲也不回。

父母都不在,这个重要的节日已经显得不是那么传统了。

又或者父母已经渐老——却总该有代代传承。

有些老传统还应该在。

连月倒是得了妈咪的吩咐,一早起来就在这里做着青团。

这是季家的传统。

当家的主母,总是要在节日亲手做些东西的。

“一,二,三。”

厨房早备好了原料,现在绿绿团团的团子也已经揉了几个,摆在竹编的屉子里格外的喜人。

女人站在桌边数,“十一,十二——念念你今年吃几个?”她突然又抬头看着笑,“去年你好像是吃了四个。”

男人点点头,又喝了一口茶,嗯了一声。

她还记得他的食量——本来就该记得。

她站在桌边低头看着,声音又传来,“你肠胃不好,今年我也给你准备四个好了。嗯,我也吃四个,然然今年给他准备一个。这个不好消化,他吃半个就好——”

一边说着,她又一边揉了一个团子,“到时候再给妈拿六个去。家里祭祀的,再准备两屉子——”

没有别人了。就这些人。

男人听着她的碎碎念,放下了手里的茶杯。

他看着女人低头安排的模样。

不远处的翠竹已经长的很高了,正在随风微微摆动。

夏天来了,假山的青苔又长了很多——

“不再多做一些?”他突然说话。

“啊?”女人抬眼看他。男人正坐在椅子上看她,面无表情。

“够了吧?”她看了看面盆里,里面只有一小坨糯米面了,翠绿翠绿的一小团,“这都四屉子了,去年爸妈在,也才只做了这么多——”

“不给陈教授送些去?”他说。

女人扭头看他。

男人也在看着她。

“啊,他就不用了——”

盆里剩下的这团翠绿突然就刺眼了起来,连月后背突然有些发紧,只是笑,“他们学校应该有送的吧——”她咬了咬唇,放低了声音,“你们公司是不是也要送?”

是不是不该这么回答?只是他突然问——

“他和你说的公司送?”

男人皱了皱眉,靠在了椅子上。他看着面前的女人,面无表情,声音没有什么意味,“天意从来不送这些。不过只是放天假罢了。”

女人不说话了。只是低头看着面前的屉子。发丝在耳边飘荡。

“你要做就做,”端起了茶抿了一口,他的声音平稳无波,“不然你也记挂着。等蒸熟了,就让Thomas安排人给他送去——”

“哎呀。”

“也省的他惦记。”

“正常的交往也没有什么,”他吹了吹茶叶,垂下了眸,“连月你身体不好,宁宁也离不得人,你就不用专门去跑那一趟了。”

“这个——”

“或者明天开会,”他顿了顿,又抬头看她,面色无波,“我让人带去公司给他也行。”
设置您喜欢的阅读方式
阅读主题:
字体大小: 17
内容替换
替换成
* 只有您本人可以看到替换后的结果
背景声
目录列表
书签